青少年上網行為管理
發布日期:2019-12-25 17:01:33 瀏覽量:783人
如何才能矯正青少年上網行為?
阻止青少年沉迷網絡?
幫助青少年戒除網毒?
要想讓青少年在上網時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蝕,就必須對青少年訪問的內容進行甄別和篩選,而青少年與成年人在上網行為控制上有一定的區別。對于成人來講,首先在對自我行為能力控制方面要比青少年要強,社會經驗豐富,對事物善惡的判斷能力也要高于青少年。再加上成人在信息獲取的內容上與青少年有所不同,上網的主要目的大部分會應用到工作當中。而青少年的上網主要集中純娛樂方面。
針對這種情況,青少年上網行為的管理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控”來進行管理。簡單來講就是利用現有市場中的互聯網管理設備通過行政手段和利用產品技術優勢,提高對青少年上網行為管理的能力。通過硬件與軟件充分結合屏蔽掉那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網頁,才能凈化青少年上網環境,發揮互聯網的利用率,發揮互聯網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作用。
北大附中張老師說:“通過部署專業的上網行為管理產品,可以主動的將網上的不良信息和影響學生學習的聊天工具、網絡游戲等都實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們發現老師和學生再也無法沉迷于網絡游戲和網絡聊天,并且杜絕了不良網站的訪問,電腦感染病毒和受到攻擊的機率大大降低,校園網環境得到了凈化,并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目前,上網行為管理系統主要有lanecat網貓軟件、第三只眼等產品。
解決青少年網癮問題的關鍵除了在對青少年上網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與管理外,筆者認為應針對網癮低齡化趨勢,及早正確引導和規范兒童的上網行為。不重視低齡階段的無節制上網問題,日程月累就會形成青少年階段的網癮問題,最后轉化成社會問題。解決網毒現象從上網行做起,需要我們的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在各個方面積極的配合,共同創造好的互聯網上網環境,讓網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
農村青少年上網行為取向的調查及對策研究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隨著現代信息的迅速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與更新日益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隨之應運的網絡發展日益普及,中學生上網也成為時尚。但如何對待上網,上網的目的與取向如何?成為當代初中生上網面臨的一個問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環境中,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學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領域,認識世界的博大精深,結交許多不相識的朋友,可以觸及全球各地,觸及科技領域的最新知識。網絡同時伸向人的意識形態領域,觸及每個人的靈魂,對尚未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少年學生影響更甚。利用得好,可以成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陣地,反之,則效果恰恰相反,甚至危機一個孩子的一生。所以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了解和熟悉初中生上網的現狀,為以后的對初中上網行為“引導”和“規范”提供依據。現在農村初中學校學生上網情況普遍,并出現了一些苗頭——迷戀網吧(晚上包夜)、迷戀網絡游戲、網上聊天等上網行為,對他們的正常的學習生活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上課沒精神,聽課不專心等現象,對此引起學校和家長的關注,需要我們對中學生上網行為進行調查研究,來引導和規范他們的上網行為,更好地優化初中生的學習生活。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引導和教育好學生,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又是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信息技術教師在教會學生基本技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讓網絡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生活,加強此課題的研究正是為更好的引導中學生上網行為向良性方面發展打下鋪墊。
二、解決的主要問題
(1)通過對農村初中生上網狀況的問卷調查及分析,了解學生的上網的基本狀況,揭示初中生上網取向的目的所在,為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積累真實的原始資料。
(2)根據調查,總結當代農村初中生上網取向的思想動態,挖掘初中生上網行為取向反應出問題的根本所在。
(3)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引導與規范農村初中生上網行為,把社會、學校、家庭三者聯合起來共同教育做好鋪墊。
三、課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理論價值
A.通過研究,探討農村初中生上網行為取向,了解和認識初中生上網的基本狀況,讓我們教育工作者對初中生思想動態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行為提供理論依據。
B.形成良好網絡行為素養的方法、手段、途徑,初步構建一個開放的、互動的、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的教育教學模式,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實踐。
2、實踐價值
A.培養學生對網絡美、丑、善、惡的判斷能力,預防網絡陷阱,消除網絡的負面影響,構建自身心里的“防火墻”。
B.在初中生身心發育的關鍵階段,讓他們自身有個清醒的認識,改善初中生心理環境,把網絡為我所用,提高初中生的網絡素養,學會求知、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C.為社會、學校、家庭三方合力,共同把初中生上網行為向良性發展走向深入。
D.為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礎。
友情鏈接: